- 国内10月经济数据逐步公布,PMI预期回升,但通胀和进口增速仍低,政策效果待显现。
- 三大事件(美国大选、美联储议息、化债规模)落地,市场不确定性降低,基本面重回关注焦点。
- 预计央行将增加流动性投放,化债政策有助于释放地方财力,推动消费和投资,房地产政策加速落实。
核心观点2**宏观双周报核心要点总结:** 1. **经济数据与政策效应**: - 10月经济数据公布,PMI显示预期回升,但通胀和进口增速低迷,表明政策效果仍在累积中。
- 预计央行将增加流动性投放,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2. **重大事件影响**: - 美国大选、美联储议息会议及国内化债规模的落地,市场不确定性逐渐消除,定价回归基本面。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增加外需不确定性,强调内需政策的重要性。
3. **化债政策**: - 人大常委会公布10万亿元化债规模,旨在消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短期内政策力度较大。
- 强调不新增隐性债务,保持财政长期健康,有助于地方政府推动消费和投资。
4. **房地产政策**: - 财政部提到的税收政策将降低新房和二手房交易成本,专项债支持房地产去库存。
- 10月新房网签成交量首次转正,显示市场回暖迹象。
5. **通胀与价格水平**: - 10月CPI同比0.3%,PPI同比-2.9%。
内需不足,核心CPI有企稳迹象。
- 央行强调促进物价合理回升,财政化债规模已确定,稳增长措施预计加速落实。
6. **美国大选与外需**: - 特朗普当选可能加大外需不确定性,关税政策对中国出口的潜在影响需关注。
- 10月出口增速回升,但未来可能受到政策扰动。
7.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反应**: - 美联储如期降息,但对通胀前景的担忧增加。
- A股在重大事件落地后震荡上行,市场情绪改善,关注政策的累积效应。
8. **风险提示**: - 地缘政治风险及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