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7日,股市出现高点回调,科技和中小盘股显著下跌,市场分歧加大。
- 债市长端收益率有所修复,资金面在波动中逐步回暖,但短期内仍需关注流动性变化。
- 目前市场处于“混沌期”,短期内建议关注低位消费股和红利股,谨慎应对可能的政策和流动性超预期调整风险。
核心观点2资产配置日报的核心要点如下: 1. **市场回顾**:2月17日,股市和债市均出现反转,股市高点回调,科技和中小盘股显著下跌。
大盘股表现相对较稳。
债市方面,长端收益率有所修复,短端收益率则小幅上行。
2. **资金面变化**:央行的资金回笼导致市场流动性紧张,非银隔夜借贷成本上升,但午后资金面有所缓解。
存单利率普遍上行,显示市场对资金面修复的观望态度。
3. **债市表现**:长端国债在资金情绪转好后快速回升,险资成为主要买盘,债市表现出较强的安全垫。
市场需关注银行体系净融出规模的变化。
4. **权益市场动态**:市场进入“混沌期”,短期走势难以判断,需关注成交量变化。
红利板块表现出色,资金流向由高位科技股转向低位品种,反映出避险情绪的上升。
5. **港股表现**:恒生指数和科技板块走强,南向资金流入显著,反映出市场对民营企业的乐观预期。
但AH溢价指数下降,指向港股面临性价比考验。
6. **风险提示**:需关注货币政策、流动性和财政政策的超预期调整风险,可能影响市场走势。
总体来看,当前市场呈现出分歧加大的局面,投资者需保持谨慎,关注短期内低位品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