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益市场表现强劲,上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资金流入显著,风险偏好提升。
- 债市遭遇调整,收益率普遍上行,受股市强势表现和资金流动影响,机构赎回压力加大。
- 商品市场分化明显,碳酸锂等产业逻辑支撑的品种表现突出,而煤焦板块则出现回调。
核心观点2在8月18日的市场中,权益资产表现强劲,上证指数一度升至3746点,创近十年新高,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81万亿元,显示出极强的风险偏好。
与此同时,债市受到压制,各期限国债收益率普遍上行,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上升至1.79%和2.06%。
债市的调整主要受股市强势表现、资金变化、中美关系和机构赎回等多重因素影响。
资金方面,税期走款导致银行间流动性面临挑战,非银隔夜利率上升。
中美关系的缓和提升了市场风险偏好,进一步不利于债市。
机构方面,部分基金遭遇大额赎回,尤其是中长债基金和短债基金,导致债市加速调整。
从内生逻辑来看,股市的持续上涨可能会影响债市的修复速度,而央行的政策则是关键因素。
如果央行在资金偏松的情况下加大逆回购投放,债市收益率可能持稳或小幅回落。
在商品市场方面,碳酸锂、硅料等品种表现强劲,而煤焦板块则出现转弱,市场情绪和基本面驱动行情分化。
短期内,产业端消息仍是重要变量,现货价格对期货价格的影响逐渐显现。
整体来看,市场行情较7月的“慢牛”有所加速,增量资金偏向于追涨涨幅较大的板块,尤其是科技领域。
需关注隐含波动率、资金流动情况和小微盘行情,以应对可能的调整风险。
同时,需警惕货币政策、流动性和财政政策的超预期变化对市场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