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在经历大幅波动后,整体持仓普遍上升,外资买入明显,中资与外资均在调整结构,降低与基准的偏离度。
- 中资系偏好金融板块,而外资则偏好可选消费,未来金融与可选消费板块将成为资金角力的重点。
- 预计政策支持与低估值背景下,港股波动率将上升,资金配置将趋向中性化。
核心观点2
这份投资报告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分析了港股市场的资金角力及持仓结构,核心要点总结如下: 1. **市场背景**:在经历了10月8日的剧烈波动后,尽管港股市场前景依然看好,但未来走势将面临高波动和高分化的局面。
2. **持仓分析**:通过中央结算系统(CCASS)数据,将港股持仓分为外资券商、南下资金、在港中资券商和互联网券商四类,发现自9月下旬以来,各类资金的持仓市值占比普遍上升,表明中资和外资均在加仓。
3. **结构调整**:中资和外资在持仓上进行结构调整,外资买入明显,且两者在风格上存在显著差异。
中资偏重金融板块,外资则偏好可选消费。
4. **调仓趋势**:自9月23日以来,资金在买入的同时积极调整持仓结构,减少与基准指数的偏离度,显示出“调结构”的趋势。
5. **成交量与波动性**:调仓交易导致港股成交量增加,短期内形成“拥挤交易”,进而提升市场波动性。
6. **重点板块**:金融和可选消费板块将是未来资金角力的焦点,尽管两者的沽空比例已回落至低位,但仍有进一步“中性化”的空间,核心驱动力依然依赖基本面和政策面的双重支持。
整体来看,港股市场在高波动环境下,资金结构的调整与板块配置将是未来投资的重要考虑因素。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港股后市看好,但面临高波动和高分化。
- 中资和外资均在增加持仓,显示出买入意愿。
- 中资偏重金融板块,外资则偏重可选消费,表现出明显的风格差异。
- 各方资金正在积极调整结构,降低与基准指数的偏离度。
- 金融和可选消费板块将是未来资金角力的重点,基本面和政策面将驱动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