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PMI在6月回升至49.7%,新订单指数回到扩张区间,但仍处于收缩区间,内需不足仍是主要制约因素。
大型企业景气加快扩张,而中小企业表现分化,面临更大压力。
非制造业PMI保持温和扩张,建筑业需求改善,服务业整体平稳,但面临季节性淡季风险。
核心观点22025年6月的PMI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景气有所改善,但仍处于收缩区间。
制造业PMI较5月回升0.2个百分点至49.7%,新订单指数回升至50.2%,显示出内需有所恢复。
生产指数升至51.0%,企业生产活动稳定扩张。
就业市场保持平稳,但从业人员指数略有下滑。
关税方面,中美经贸磋商带来了积极信号,关税负面影响边际减弱,外部冲击风险降低。
财政政策加快落地,包括地方专项债和消费刺激政策,进一步支持内需,制造业景气度有望保持平稳。
进出口方面,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均有所回升,显示内需改善。
从行业来看,基础原材料、装备和消费品制造业PMI均有所回升。
大型企业景气加快扩张,中小企业则表现分化。
政策上,针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措施逐渐落地,有助于改善其现金流和经营环境。
在价格方面,企业采购和销售价格指数均有所上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
国际油价波动加剧,对国内原材料价格产生影响。
总体来看,尽管存在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内需不足的挑战,但随着政策支持和外部环境的改善,中国制造业有望逐步复苏。
非制造业方面,服务业和建筑业表现平稳,尤其是建筑业在政策支持下有望持续改善。
风险因素包括美国关税政策的超预期变动及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