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全国碳排放配额市场将迎来重要变化,法律依据明确,发电等行业的间接排放不再纳入管理范围。
- 生态环境部计划2024年开始对钢铁、水泥和电解铝行业进行管控,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市场履约。
- 预计2025年全国碳市场将保持平稳运行,碳价小幅波动,CCER市场规范性要求提高,交易方式将发生变化。
- 风险提示包括碳市场政策的不确定性及CCER项目登记和签发的潜在风险。
核心要点2
电气设备行业周报指出,2024年全国碳排放配额市场将迎来重要变化,相关机制逐渐完善。
2月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为市场运行提供法律依据。
发电、钢铁、水泥和电解铝行业的间接碳排放将不再纳入市场管理,预计2024年将是这些行业的首个管控年度,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
2024年将引入发电行业碳配额结转政策,履约周期调整为“一年一履约”,以缓解企业的履约压力。
碳排放配额市场仍将表现出明显的潮汐现象,履约期临近时交易量大幅增加。
CCER市场在年初重启后逐步走向正轨,相关规范和交易方式也在不断完善。
预计到2025年,全国碳市场将保持健康、平稳、有序的运行,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碳价小幅波动,短期内不会启动碳期货市场。
风险提示方面,碳市场政策的不确定性和CCER项目登记及签发的风险仍需关注。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全国碳排放配额市场、CCER市场 推荐理由: 1. 全国碳排放配额市场在2024年迎来重要变化,机制逐渐完善,为长期投资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2. 生态环境部计划将2024年作为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的首个管控年度,预计在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碳市场履约工作,这将推动相关行业的减排和合规需求。
3. 发电行业碳配额结转政策的引入,将缓解企业在履约过程中的压力,促进市场的稳定性。
4. CCER市场重启后逐步迈入正轨,市场交易量和价格表现良好,主管部门对项目规范性的要求提高,有助于保障市场的健康发展。
5. 2025年全国碳市场预计将保持平稳运行,碳价小幅波动,短期内不会启动碳期货市场,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投资环境。
6. 投资于碳市场及相关项目有助于把握国家碳中和目标下的市场机遇,符合可持续发展趋势。
风险提示:碳市场政策存在不确定性,CCER项目登记和签发存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