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经济下行态势及美国“硬着陆”风险将对海外资产造成明显冲击,建议以防御为主。
2. 国内降息节奏加快、力度加大是A股走出独立行情的必要条件,8月降息将关键。
3. A股市场可能开启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需维持防御姿态。
4. 市场流动性风险不容小觑,股票质押规模和融资盘风险可能触发市场调整。
5. 高股息配置需考虑行业和股息率等因素,银行、交运、公用事业和通信是可持续配置的防御方向。
核心观点2本报告主要关注A股市场的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以及如何系统性甄选高股息。
报告回顾了前期观点,认为海外三大风险不可小觑,可能掣肘国内反弹周期。
预计美国将在9月降息,但市场尚未完全反映这一预期。
随着美国经济数据持续走弱,可能引发“硬着陆+流动性陷阱+日元升值”三大风险,对全球资产价格产生明显冲击。
因此,建议海外以防御为主。
同时,期待国内降息节奏加快,力度加大,通过连续降息对冲下行压力,为A股走出独立行情创造必要条件。
建议待右侧交易消费和成长等进攻方向。
然而,考虑到美国硬着陆可能拖累国内基本面,预计即使A股反弹,持续性可能受到限制,约一个季度左右。
报告还回答了市场关注的几个问题,包括如何看待近日海外资产反弹、8月国内降息落空对A股市场的影响、年内是否可以期待市场底以及如何看待高股息配置的分化和方向筛选。
报告指出,海外多头资产偏谨慎,建议除黄金外偏谨慎,美股将大概率再次调整,港股较A股相对收益将逐步消退。
报告强调了国内降息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并指出8月降息预期落空可能带来经济走弱、调控成本攀升和海外掣肘增强等三大潜在风险。
报告认为,年内实现市场底的代价将变得更大、条件更苛刻,建议期待9月降息50bp,并建议右侧交易降息逻辑。
报告还提到随着新一轮A股波动率上行周期的开启,市场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
最后,报告讨论了高股息配置的方向筛选,认为需要考虑价格下行周期和美国硬着陆风险,并通过估值、ROE、分红率和经营性现金流占比等维度筛选出持续配置的高股息防御方向。
报告最后给出了风格和行业配置建议,包括银行、交运、公用事业和通信。
风险提示包括国内出口放缓超预期和国内宽货币节奏、力度低于预期。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1. 建议海外以“防御”为主,除黄金以外大宗品偏谨慎,美股将大概率再次调整,港股较A股“相对收益”将逐步消退。
2. A股市场或已开启新一轮波动率上行周期,建议维持防御姿态,考虑右侧交易“消费+成长”等进攻方向。
3. 预计年内A股市场底的实现条件更苛刻,需要9月降息50bp且中国出口不出现明显下滑。
4. 随着新一轮A股波动率上行周期开启,市场流动性风险不容小觑,需关注股票质押、融资盘风险和主动偏股公募产品净赎回。
5. 在高股息配置方面,考虑国内进入“主动去库”的价格下行周期和美国“硬着陆”风险,煤炭、钢铁和石油石化等周期类高股息的防御属性可能失效。
建议通过估值、ROE、分红率和经营性现金流占比等维度筛选出“市场底”前可持续配置的高股息防御方向,如银行、交运、公用事业和通信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