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能和库存周期有望触底回升,企业盈利修复动能增强,经济加速恢复的潜力加大。
- 当前产能下行周期接近尾声,库存周期预计在年内进入补库阶段,政策支持将进一步推动这一进程。
- 出口韧性强,内需修复有望延续,预计未来企业补库和生产扩张意愿增强,推动盈利持续改善。
核心观点2该投资报告指出,中国的产能和库存周期有望触底回升,企业盈利修复动能增强。
具体分析如下: 1. **产能周期与库存周期**:当前产能下行周期接近尾声,库存周期预计在年内结束磨底,进入补库阶段。
下半年政策加力,有望推动这两个周期加速上行。
2. **产能利用率**:下游产能利用率已稳步回升,尽管一季度有所回落,但大部分子行业处于去化后期或已企稳。
上游产能利用率仍在下降,尤其是采矿业和制造业的去产能进程仍需时间。
3. **库存周期分化**:上中下游库存周期表现分化,受到需求改善的影响。
一些行业如“两新”产业和出口产业链需求改善明显,而传统产业如地产仍显疲弱。
4. **企业投资与补库**:企业需要明确信号推动补库和投资,政策支持将是关键。
尽管内需在“两新”领域有所放缓,但后续政策有望进一步支持内需修复。
5. **出口稳定性**:尽管对美出口有所下滑,但对东盟和拉美等地区的出口增长有效对冲了负面影响,整体出口韧性依旧较强。
6. **价格与盈利预期**:预计M1将在2024年9月见底,PPI将在2025年四季度止跌回升,反映出企业补库和生产扩张意愿增强,从而推动企业盈利持续改善。
综上所述,投资者可以关注政策刺激下的产能与库存周期回升,以及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产能和库存周期有望在年内触底回升,推动企业盈利修复。
- 政策进一步发力将加速经济恢复,促进企业投资与补库。
- 中游和下游产能利用率回升,表明市场需求正在改善。
- 出口韧性强,尤其是对东盟和拉美地区的增长有效抵消了对美出口下滑的影响。
- 内需修复进程有望延续,政策支持将增强“两新”领域的动能。
- 预计PPI将在2025年四季度止跌回升,反映企业补库和生产扩张意愿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