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行业建立了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但目前各大保险公司暂不下调预定利率,维持在普通型2.5%、分红型2.0%、万能型1.5%不变。
- 央行的利率调控态度回归,有望缓解保险行业的利差损风险,促进估值修复。
- 若市场利率持续低位,预定利率可能在今年三季度下调,预计一季度保险公司利润表现良好。
核心要点2保险行业近期实施了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金融监管总局于1月10日下发通知,明确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
中保协发布当前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34%。
头部保险公司如国寿、平安和太保已公告暂不下调预定利率,维持普通型2.5%、分红型2.0%和万能型1.5%。
预定利率的调整规则包括:下调需在连续两个季度高于研究值25个基点时进行,上调则在低于研究值25个基点时可适度调整。
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确保资产负债匹配。
展望未来,若市场利率无重大变化,预定利率最早可能在三季度下调。
考虑到当前十年期国债利率低至1.6%,下调存在可能。
投资方面,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的落实和央行利率调控回归,有助于缓解保险行业的利差损风险,推动估值修复。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保险公司利润表现良好,但需关注监管趋严、市场波动及宏观经济复苏等风险因素。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保险行业相关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等) 推荐理由: 1. 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的落地,使得行业新单负债成本与市场环境更加匹配,有助于缓解利差损风险。
2. 央行的利率调控态度回归,可能改善长期国债的供需关系,促进利率企稳,甚至可能上升,这将有利于保险公司的估值修复。
3. 当前保险公司的利润基数较低,若市场向上或红利股出现结构性行情,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的利润表现将不错。
4. 头部保险公司已决定暂不下调产品预定利率,这为行业稳定提供了支持,未来若市场环境变化,保险股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风险提示包括监管趋严、权益市场波动、长端利率大幅下行及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