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量产元年,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加速行业发展,商业化落地可期。
- 特斯拉、华为等科技巨头的持续投入将推动行业迭代,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 投资建议关注核心技术公司、进入特斯拉和华为供应链的企业,以及具备低成本量产能力的零部件供应商。
- 风险因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进展不及预期等。
核心要点2
2025年中期人形机器人行业投资策略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破晓时刻”,量产元年已开启。
科技巨头如特斯拉、华为和FigureAI的持续投入将推动行业加速迭代,商业化落地可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和人力成本上升,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报告回顾了2024年至今的人形机器人指数表现,指出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是主要驱动因素。
供给端方面,特斯拉和FigureAI等企业的产品迭代和商业化推进,使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得到验证。
中国市场在2024-2025年呈现爆发式增长,多个公司正加速量产进程。
量产计划方面,2025年下半年将是关键窗口期,国家政策要求在此之前实现批量生产。
人形机器人应用将遵循从工业制造到家庭服务的递进模式。
软件方面,AI大模型是人形机器人的关键,但仍需突破;硬件方面,预计将为精密减速器市场带来显著增量。
需求端分析指出,全球老龄化和用工成本上升将推动“机器人+养老”市场的发展。
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将达200亿美元,前景广阔。
投资建议包括关注特斯拉的供应链机会、华为的潜力以及低成本量产的核心零部件公司。
同时,需警惕市场竞争加剧、进展不及预期和AI技术发展滞后的风险。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1. 特斯拉(Optimus产业化进程): 推荐理由:特斯拉在量产方面的明确进展将为其供应链带来确定性机会,建议关注已进入或有望进入特斯拉供应链的核心公司。
2. 华为: 推荐理由:华为的产业链尚处于早期阶段,具有较大潜力。
华为聚焦“Inside”模式,提供芯片与大模型平台,2025年华为开发者大会与机器人量产启动可能成为关键催化,建议关注有望进入华为供应链的核心公司。
3. 精密减速器相关公司: 推荐理由:人形机器人将为精密减速器市场带来数百亿增量市场,随着量产节点的临近,处于人形机器人供应链核心位置的主要厂商有望受益。
4. 核心零部件技术公司: 推荐理由:关注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并实现低成本量产的公司,这些公司在价格下探过程中将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关键。
5. 国产零部件优质公司: 推荐理由: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国产零部件优质公司将有望在市场中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