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公司财报数据提供了观察经济微观结构的重要窗口,显示出2024年二季度企业补库动能偏弱,整体产能扩张意愿下滑。
- 行业内部库存状态分化,基础化工、电子和计算机等行业呈现主动补库,而建筑材料和煤炭行业则表现出被动去库特征。
- 信贷扩张意愿在不同行业间差距显著,食品饮料和通信行业表现较强,而民间投资信心仍未完全恢复,整体信贷扩张力度偏弱。
核心观点2《见微知著》系列第十八篇的核心要点可以从宏观到微观进行梳理如下: 1. **宏观经济背景**:2024年二季度,整体经济复苏的微观信号相对偏弱,上市公司财报提供了观察经济微观结构的重要窗口。
2. **库存周期**: - 当前经济动能正在切换,但补库动力不足,主动补库特征不明显。
- 工业企业存货和产成品存货增速缓慢,市场需求偏弱,反映出补库阶段的动力不足。
- 行业内部表现分化,基础化工、电子和计算机等行业显示主动补库特征,而农林牧渔和有色金属行业则由被动去库转为主动补库。
3. **产能周期**: - 设备购置投资维持高增速,但上市公司产能扩张意愿减弱,购建资产支出同比增速降至负区间。
- 宏观数据与上市公司财务表现存在差距,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尚未恢复。
- 仅有少数行业(如建筑材料、非银金融)购建资产支出增速上行,其余行业表现较弱。
4. **信用周期**: - 信贷整体扩张力度偏弱,行业间信贷扩张意愿差异显著。
- 社会信贷扩张乏力,但房地产中长期贷款有所上升。
- 不同行业投资回报率差异明显,食品饮料和通信行业表现较强,信贷扩张意愿相对积极,而其他行业则表现不一。
5. **风险提示**:政策落实不及预期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可能对经济复苏产生影响。
总结而言,当前经济复苏的微观结构显示出库存、产能和信用周期的复杂性,企业的投资意愿和信贷扩张存在分化,整体复苏动力仍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