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企业利润率的企稳判断尚早,关税摩擦的影响仍在持续,当前利润率仍处于近5年最低水平。
- 价格传导面临需求约束,终端需求不足可能阻碍价格向下游传导,影响中游加工制造环节的利润。
- 中长期关注具备出海能力、受益于资本品需求的企业,以及能在“反内卷”中提升行业集中度的龙头企业。
核心观点2
该报告分析了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变化及其背后的宏观经济因素,认为“以价换量”的策略可能已结束,当前工业利润率企稳的判断尚早。
主要观点包括: 1. **关税摩擦影响持续**:尽管7月工业企业利润率降幅有所收窄,但仍处于近五年最低水平。
过去的贸易摩擦显示,企业利润增速和利润率增速会持续下滑,直至政策刺激和海外供应链断裂带来改善。
本轮关税摩擦尚未结束,影响可能继续。
2. **价格传导受限于需求**:上游行业的控产提价可能推动PPI反弹,但中期内工业企业利润改善的挑战在于“扩内需”。
当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受到限制,快速扩张需求缺乏有效手段,终端需求不足可能阻碍价格向下游的传导,影响中游加工和制造环节的利润。
3. **投资建议**:从中长期来看,建议关注三类具有结构性优势的企业: - 能够或已经出海的企业,可能获得更多海外市场份额。
- 出海浪潮将增加对资本品的需求,相关企业可能受益。
- 在推进“反内卷”的行业中,淘汰低效产能将提升行业集中度,行业龙头企业可能受益。
4. **风险提示**:需关注国内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国际地缘政治变化超预期及工业企业利润率测算误差等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