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市场处于“慢牛”行情,盈利周期和资金面支撑未来上涨空间,建议保持耐心。
2. 创业板指、中证800和沪深300等宽基指数相对便宜,有望补涨;价值和消费风格的相对估值较低。
3. 投资策略建议聚焦科技成长、自主可控、顺周期品种及出海机会,同时配置稳定型红利和黄金。
核心观点2本投资策略周报主要围绕当前市场环境和未来投资机会进行分析,核心要点如下: 1. **市场信心与支撑因素**:当前牛市行情具有长期支撑,主要因素包括: - 盈利和经济周期即将触底,预计PPI将反转,盈利底可能在未来2-3个季度到达。
- 资金面支持,中央汇金为市场提供底气,中长期耐心资本已建立。
- 自下而上的产业逻辑主导突破,科技品种展现相对盈利优势,产业积极信号频繁。
2. **慢牛策略**:短期内市场波动可能加大,建议投资者保持冷静,采取“慢牛”心态,注重结构性投资。
3. **估值分析**:证券化率指标(股市总市值与GDP之比)可作为估值高点的参考,突破1倍位置需重点关注。
后市指数中枢有望上移,总市值增长趋势可延续。
4. **相对估值分析**:当前宽基指数(如创业板指、中证800、沪深300)相对便宜,有望补涨。
价值和消费风格的相对估值较低,而成长风格的相对估值显著较高。
5. **投资建议**:建议坚持“4+1”行业配置策略: - 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军工领域(如AI硬件、半导体等)。
- 顺周期品种(如钢铁、化工等)受益于PPI边际改善及低位补涨。
- 反内卷的广谱方向(如光伏、锂电等)。
- 出海结构性机会(如汽车、风电等)。
- 底仓配置稳定型红利、高股息资产。
6. **风险提示**:需关注宏观政策超预期、全球流动性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走势。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坚守自我行业配置“4+1”策略。
- 投资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和军工领域,关注AI硬件、半导体、机器人等。
- 受益于PPI边际改善的顺周期品种如钢铁、化工和有色金属有望补涨。
- 关注反内卷弹性较强的广谱方向,包括光伏、锂电和医疗等。
- 把握出海结构性机会,特别是在汽车和风电等行业。
- 配置稳定型红利资产、黄金和高股息股票作为底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