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报详细页

汽车行业:海通国际-中国汽车行业:中欧汽车关税谈判见曙光,最低价承诺促共赢-250415

研报作者:王沈昱,王凯 来自:海通国际 时间:2025-04-15 23:25:51
  • 股票名称
    汽车行业
  • 股票代码
  • 研报类型
    (PDF)
  • 发布者
    sd***bj
  • 研报出处
    海通国际
  • 研报页数
    9 页
  • 推荐评级
  • 研报大小
    926 KB
研究报告内容
1/9

核心要点1

- 中欧达成以“最低进口价格”替代电动汽车关税的协议,有望实现双赢局面。

- 这一新策略将促使中国车企转向技术和品牌竞争,提高海外业务利润率。

- 长期来看,有助于改善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的形象,加速全球化布局和转型升级。

核心要点2

近期,中欧汽车关税谈判取得进展,欧盟与中国达成共识,启动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替代现行电动汽车关税的谈判。

这一新策略旨在平衡市场竞争,缓解贸易争端。

通过设定最低出口价格,欧盟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本土汽车产业,同时也减少对中国电动车低价优势的影响。

例如,比亚迪的ATTO2在法国的售价中包含了反补贴税和关税,若设定最低价格,消费者需额外支出,但整体价格将更具竞争力。

类似地,上汽集团的MG Marvel R在德国的售价也将因取消反补贴税而大幅降低,消费者可节省不少费用。

此策略不仅能防止低价电动车侵占市场,还促使中国车企转向技术、品牌和产品升级的竞争,推动行业向高品质发展。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设定更高的价格有助于提升海外利润率,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提供资金支持。

然而,仍需关注贸易政策变动风险、欧洲电动车需求不及预期以及转型成本和短期盈利压力等挑战。

整体来看,这一新贸易策略有望促进中欧汽车市场的双赢局面,提升中国车企的全球竞争力。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投资标的包括比亚迪、上汽集团(MG Marvel R)、蔚来等中国汽车企业。

推荐理由如下: 1. **市场机遇**:中欧达成的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替代现行关税的协议,有望为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创造更有利的竞争环境,减少反补贴税的影响,提升产品价格竞争力。

2. **利润提升**:通过设定更高的出口价格,中国车企能够获得更丰厚的利润,改善海外业务的利润率,缓解国内市场的价格竞争压力。

3. **技术与品牌竞争**:新的贸易策略促使中国车企转变市场策略,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品牌和产品的升级,推动整个行业向高品质方向发展。

4. **全球竞争力提升**:获得的海外利润将为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及市场渠道拓展方面提供更多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

5. **中高端车型利好**:对于中高端车型,尤其是蔚来的ES8等,取消部分反补贴税后价格大幅下降,将有助于推动其在欧洲市场的销售。

整体来看,这些因素将促进中国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改善,并加速其全球化布局和转型升级。

推荐给朋友: 收藏    |      
  • 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