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金融委员会联合发布方案,旨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 方案提出五大举措,鼓励机构增加A股投资比例,优化投资管理机制,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 通过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和参与定增,增强市场信心,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降低市场波动风险。
核心观点2本报告围绕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进行分析。
1月22日,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旨在落实中央经济和金融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强调“稳住股市”和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障碍。
方案提出五大主要举措:首先,提升商业保险资金在A股的投资比例和稳定性;其次,优化社会保障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第三,提高企业年金基金的市场化投资水平;第四,鼓励机构增加A股投资规模,调整业绩考核机制;最后,扩大参与机构和资金规模,推动“长钱长投”理念。
通过降低对险资等机构持仓市值波动的考核限制,方案有望提升资金对市场波动的容忍度,增强市场信心。
此外,方案要求公募基金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促进投资者获得感,并完善私募基金的投资规则,丰富ETF等被动投资产品。
在优化资本市场生态方面,方案引导上市公司增加股份回购和分红,允许机构资金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定增,增强市场效率和投资者信心。
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推动企业发展与创新。
风险因素包括政策效果可能未达预期、市场环境变化及投资者情绪波动。
总体而言,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中长期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提升市场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市场稳定性。
- 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与占比,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 优化投资生态,支持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与增持。
- 允许机构参与上市公司定增,提升长期资金属性与稳定性。
- 加强对权益投资的支持,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 关注市场情绪与政策实施效果,防范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