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报详细页

光大证券-《大国博弈》系列第七十四篇:如何看待拜登政府新一轮半导体出口管制落地?-241203

研报作者:高瑞东 来自:光大证券 时间:2024-12-03 22:12:30
  •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研报类型
    (PDF)
  • 发布者
    wu***ng
  • 研报出处
    光大证券
  • 研报页数
    6 页
  • 推荐评级
  • 研报大小
    504 KB
研究报告内容
1/6

核心观点1

拜登政府新一轮半导体出口管制反映出其在“跛脚鸭”时期加快对华科技封锁的决策,同时部分条款相对宽松,显示出中美谈判的进展。

此轮管制对中国半导体供应链的影响主要是短期的,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趋势。

尽管美国加强了出口管制,中国半导体设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持续上升,且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增强。

核心观点2

拜登政府新一轮半导体出口管制的落地反映出多重因素。

首先,拜登处于“跛脚鸭”时期,急于在有限的任期内巩固政治遗产,因此加快了对华科技封锁的推进。

然而,本轮管制的部分条款相对宽松,显示出中美之间在关税豁免和换囚等谈判中取得了一定进展。

从宏观层面看,拜登政府的半导体出口管制主要出于国家安全考量,未充分考虑美国企业的利益,导致企业配合意愿不足。

尽管美国实施了多轮出口管制,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反而上升,显示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韧性和发展潜力。

从微观层面来看,尽管面临出口管制,美国半导体企业仍然与中国保持密切合作。

例如,英伟达和高通等公司明确表示将继续在中国投资和发展业务。

此外,尽管拜登政府的管制措施收紧,但日本和荷兰等盟友对部分限制措施持抵触态度,进一步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总体而言,新一轮出口管制对中国半导体供应链的影响更偏向短期扰动,长期趋势依然向好。

中国半导体设备公司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供应链本地化的前景乐观。

同时,美国企业在规避出口管制方面也表现出灵活性,通过非美国家的渠道继续向中国出口产品,反映出中美半导体产业的复杂互动关系。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美国经济可能的超预期回落及全球地缘政治风险的变化。

推荐给朋友: 收藏    |      
  • 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