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4日,债市调整,短端利率承压,长端利率因社融数据超预期而上行,10年国债收益率升至1.65%。
- A股市场反弹,科技板块和医药板块表现突出,整体震荡走势中资金仍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 当前市场处于“减速区”,未来行情的上涨空间将取决于政策预期和产业动向。
核心观点2在2月14日的资产配置日报中,整体市场表现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宏观层面,债市出现调整,短端利率因资金面收敛承压,社融数据超预期则推动长端利率上行。
具体来看,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9个基点至1.38%,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上升2个基点至1.65%和1.82%。
资金面表现为早盘紧张,尾盘略有放松,非银隔夜利率波动在2.10%至1.90%之间,反映出短端定价的压力。
在权益市场,A股整体反弹,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0.43%和0.87%,科技板块表现突出,创业板指上涨1.80%。
港股同样反弹,恒生指数上涨3.69%。
市场的反弹主要受益于AI及医药板块的强劲表现,但整体资金仍显震荡思维,未能形成持续上涨的动力。
从细分领域来看,AI相关指数上涨1.59%,DeepSeek概念指数上涨3.74%,但部分个股因市场情绪波动出现回撤。
医药板块上涨2.41%,显示出资金对题材的持续关注。
展望未来,市场能否走出震荡局面取决于政策预期和产业动向。
如果政策利好明确,资金信心将增强,反之则可能维持震荡。
风险提示包括货币政策、流动性和财政政策的超预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