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化工行业投资策略聚焦供给收缩、内需增长和新兴材料三大主线,预计将推动行业景气回升。
- 供给收缩方面,政策和市场压力将促使部分行业供给减少,氨纶、制冷剂及磷化工等领域具有投资机会。
- 内需增长受益于政府刺激政策,聚氨酯、煤化工和轮胎等行业将迎来新的增长动力。
- 新兴材料领域在政策支持下加速发展,合成生物学、OLED材料和生物航煤等具备较大市场潜力。
核心要点2
2025年化工行业投资策略主要关注供给收缩、内需增长和新兴材料三大主线。
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化工行业经历了几年的下跌,悲观时刻已过。
供给侧方面,预计2024年化工品行业资本开支增速放缓,部分行业如制冷剂、磷肥和氨纶受到政策和市场压力,供给将收缩,改善供需格局。
内需方面,外部需求放缓,国内政策刺激内需回升,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强化财政刺激,推动经济增长。
新兴材料方面,政策支持促进技术创新和国产替代,释放了发展潜力。
投资建议包括: 1. 供给收缩相关标的:制冷剂(巨化股份、昊华科技)、氨纶(华峰化学、泰和新材)、磷肥及磷化工(云天化、川恒股份)、新能源材料(多氟多、新宙邦)。
2. 内需增长相关标的:聚氨酯(万华化学)、煤化工(宝丰能源、华鲁恒升)、轻烃化工(卫星化学)、轮胎(赛轮轮胎、森麒麟)、民爆用品(易普力)。
3. 新兴材料相关标的:合成生物学(凯赛生物、华恒生物)、OLED材料(莱特光电、奥来德)、生物航煤(嘉澳环保、海新能科)、膜材料及树脂(阿科力、东材科技、圣泉集团)、先进陶瓷材料(国瓷材料)、吸附分离材料(蓝晓科技)。
风险提示包括化工品价格波动、行业政策变化、不可抗力、地区冲突、贸易争端及宏观经济下滑等。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如下: 1. 供给收缩相关标的: - 巨化股份:受益于二代制冷剂配额加速削减。
- 昊华科技:三代制冷剂进入配额冻结期,供给受限。
- 华峰化学:氨纶价格击穿行业成本线,产能投放减缓后价格有望回升。
- 泰和新材:同样受益于氨纶市场的改善。
- 云天化:政策端趋严导致磷化工供给受限,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 川恒股份:同样受益于磷肥及磷化工的供给限制。
- 多氟多:新能源材料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有望逐步出清。
- 新宙邦:同样受益于新能源材料的供给改善。
2. 内需增长相关标的: - 万华化学:聚氨酯行业格局稳定,价格受经济景气度影响。
- 宝丰能源:煤化工工艺原料具有资源优势,新增产能有限。
- 华鲁恒升:同样受益于煤化工行业的资源优势。
- 卫星化学:全球烯烃原料呈现轻质化趋势,市场需求增长。
- 赛轮轮胎:轮胎市场空间广阔,需求有望逐步增长。
- 森麒麟:同样受益于轮胎市场的增长。
- 易普力:民爆用品行业准入门槛增高,行业整合加速。
3. 新兴材料相关标的: - 凯赛生物:合成生物学政策推动产业加速落地,成长空间广阔。
- 华恒生物:同样受益于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
- 莱特光电:OLED材料国产化进程加速,市场空间持续扩张。
- 奥来德:同样受益于OLED市场的扩展。
- 嘉澳环保:生物航煤需求拐点将至,国内产能加速布局。
- 海新能科:同样受益于生物航煤市场的发展。
- 阿科力:膜材料及树脂性能优异,应用广泛,产业化元年即将来临。
- 东材科技:同样受益于膜材料及树脂行业的发展。
- 圣泉集团:同样受益于膜材料及树脂的市场机会。
- 国瓷材料:先进陶瓷材料具备优异特性,成长潜力强劲。
- 蓝晓科技:吸附分离材料产品壁垒高,下游需求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