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入市将提升A股市场的被动化程度,推动估值溢价和大盘、红利风格走强。
政策措施将引导保险、养老金等机构加大权益投资,预计每年为市场带来千亿增量资金。
在流动性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春季市场表现可期,建议关注科技成长和顺周期行业。
核心观点2本报告围绕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背景及其对市场风格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当前A股市场中长期资金规模偏低,投资“短视化”现象明显,与美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为改善这一状况,中央金融委员会发布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旨在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提高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要求保险资金、养老金、社保基金等加大对A股的投资比例;二是增强中长期资金的投资稳定性,通过修订考核机制,鼓励长期投资;三是改善市场生态环境,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丰富投资工具。
中长期资金的入市将推动市场被动化率提升,进而对市场估值和风格产生深远影响。
一方面,参考美日市场经验,预计被动资金流入将推升核心指数成分股的估值溢价;另一方面,大盘股和红利风格将受益于中长期资金的青睐,因其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和稳定的收益能力。
总体而言,随着政策的落实,中国资本市场有望加速构建长钱长投的优质生态,为指数的长期上涨奠定基础。
在春季攻势中,科技成长和顺周期风格将共同演绎,投资者应关注相关领域的机会。
同时,需注意国内经济复苏、联储政策及地缘政治等风险因素。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随着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预计市场信心将提升,推动指数走强。
- 科技成长领域建议关注人工智能、新能源、自主可控、空天信息技术和数据要素等方向。
- 顺周期领域建议关注环保、建筑、机械和信创等受益于化债的行业。
- 关注“两重”、“两新”结构性增量领域,如消费电子和工业软件等。
- 关注消费新增长点和政策潜在增量,例如首发经济和电商新零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