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企业扩储行为受到市场关注,矿业权出让对上市公司资产定价产生深远影响。
- 矿业权出让制度经历市场化改革,地勘投入长期低位,导致“矿王”现象频现。
- 投资建议关注业绩支撑且被低估的煤炭上市公司,风险包括政策转向和地勘投入回升。
核心要点2报告主要探讨煤炭行业的扩储行为及其对上市公司资产定价的影响,特别是“矿王”现象。
近年来,煤炭企业频繁扩储,市场对此高度关注。
煤炭扩储周期较长,导致交易分歧,同时环境变化对企业和资本市场的资产定价产生深远影响。
矿业权出让制度经历了无偿授予、双轨制和市场化主导几个阶段,市场化改革趋势明显,但煤炭地质勘探投入长期处于低位,新增资源稀少,强化了资源接续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矿王”现象频繁出现,尤其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矿业权交易活跃且高溢价成交。
投资建议方面,建议关注具备业绩支撑且被低估的煤炭上市公司,如盘江股份、新集能源、兖矿能源等。
同时,风险提示包括政策转向、地质勘探投入回升、企业扩储需求减弱及基准价下调等因素。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1. 盘江股份:非煤业务占比小,显著被低估,具备业绩支撑。
2. 新集能源:非煤业务占比小,显著被低估,具备业绩支撑。
3. 兖矿能源:非煤业务占比小,显著被低估,具备业绩支撑。
4. 昊华能源:非煤业务占比小,显著被低估,具备业绩支撑。
5. 中煤能源:非煤业务占比小,显著被低估,具备业绩支撑。
6. 淮北矿业:非煤业务占比大,更被低估。
7. 陕西能源:非煤业务占比大,更被低估。
8. 晋控煤业:山西区域单吨成交资源价款普遍较高,建议关注。
9. 华阳股份:山西区域单吨成交资源价款普遍较高,建议关注。
以上标的均受到煤炭资源价格的影响,且在当前市场环境中具有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