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前十个月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3%,收入增速放缓是主要原因。
- 国有控股企业利润连续三个月负增长,外资企业营收和成本均出现负增长,反映出需求下滑。
- 全球经济需求面临下行压力,投资者应关注内需增长受益的服务类行业及“硬科技”新兴行业机会,同时警惕美国经济放缓带来的风险。
核心观点2
该投资报告指出,国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继续放缓,前十个月利润总额为5.87万亿元,同比下降4.3%。
收入增长放缓是主要原因,营业收入增速降至1.9%,而营业成本增速为2.3%,显示收入增速放缓速度高于成本增速放缓速度。
10月,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1%,显示企业可能有补库意愿。
海外通胀压力减弱和贸易战预期上升,导致全球经济需求受压,工业企业的产成品价格上涨动力减弱,从而影响收入和利润增长。
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2%,连续三个月负增长,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调整的影响。
外资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9%,但营业收入和成本均出现负增长,反映出外资企业在应对需求下滑时采取了缩减成本的策略。
展望未来,2024年美国大选结果可能导致美元强势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全球贸易战预期上升,世界经济需求面临下行压力,外贸出口形势可能发生变化。
各国会调整对外经济策略,国内外贸企业也需相应调整。
美联储降息预期仍在,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释放有助于拓宽国内稳增长政策空间,内需政策可能加码。
投资者可关注受益于内需增长的服务类行业和具备“硬科技”实力的新兴战略行业的机会。
风险因素包括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可能导致海外主要经济体市场调整,从而影响国内股市表现,拖累经济复苏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