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二季度,中国乘用车产量和销量实现稳步增长,年中冲刺推动整体销量提升,零售累计同比增长10.8%。
- 新能源汽车在国内零售和出口方面保持高增速,2025年上半年零售达546.8万辆,同比增长33.3%。
-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显著上升,新势力品牌在6月的零售份额达19.5%,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核心要点2
2025年二季度,中国汽车产业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全国狭义乘用车产量环比上涨,并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主要得益于车企新品供给的丰富和新品周期的推动。
1至6月,国内乘用车零售累计达到1090万辆,同比增长10.8%。
车企通过新车发布和促销活动激发需求,特别是6月的同比增速超过18%。
此外,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也为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持,累计申请量达到412万份。
新能源汽车方面,二季度国内零售、批发及出口均保持高增速。
上半年国内累计零售546.8万辆,同比增长33.3%,6月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至53.3%。
预计全年渗透率将突破56%。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零售份额上表现突出,新势力品牌如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和小米汽车等的市场份额达到19.5%,实现同比增长。
整体来看,内外需的共振推动了汽车市场的增长。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包括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及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
推荐理由如下: 1.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累计达到546.8万辆,同比增长33.3%。
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在6月提升至53.3%,预计全年渗透率将突破56%,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2. 新品周期推动产量增长:车企持续推出新车型,丰富的产品供给将直接推动产量增长,助力整体销量提升。
3. 政策支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有效刺激消费,截止6月底累计申请量达412万份,进一步增强市场需求。
4. 自主品牌表现优异: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在零售份额上实现显著增长,尤其是新势力品牌如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和小米汽车等,推动新势力占比达到19.5%,显示出其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5. 出口市场活力:尽管面临海外关税壁垒,乘用车出口依然保持活力,内外需共振为市场增长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投资新能源汽车及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