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报详细页

农林牧渔行业:厦门大学-农林牧渔行业:中国近海捕捞渔获物追溯体系构建研究与行动建议-250914

研报作者:林淑婷,曹玲 来自:厦门大学 时间:2025-09-14 13:19:40
  • 股票名称
    农林牧渔行业
  • 股票代码
  • 研报类型
    (PDF)
  • 发布者
    zz***zt
  • 研报出处
    厦门大学
  • 研报页数
    40 页
  • 推荐评级
  • 研报大小
    7,576 KB
研究报告内容
1/40

核心要点1

- 中国近海渔业面临资源衰退和管理挑战,亟需建立有效的渔获物可追溯体系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 当前虽已初步建立一些管理措施,但缺乏系统性立法和跨部门协调,且小型渔船的覆盖不足。

- 建议通过顶层设计、分阶段试点、差异化管理和提升渔民参与,推动渔获物追溯体系的完善与实施。

核心要点2

本报告研究了中国近海捕捞渔获物的追溯体系构建,旨在应对过度捕捞、资源衰退和食品安全问题。

报告的关键发现包括:1. 中国已初步建立了一些渔获物追溯管理措施,但缺乏国家层面的系统性立法和跨部门协调机制;2. 小型渔船的管理覆盖不足,现有规定需进一步细化;3. 尚未建立全链条可追溯系统,缺乏有效的捕捞量与上岸量的关联验证;4. 数据互通和可验证机制存在缺失。

为此,报告提出以下建议:1. 完善顶层设计和制度框架,建立标准体系与信息平台,推动数据共享;2. 分阶段在成熟地区开展高效透明的追溯体系试点,强化监管;3. 实施矩阵式监管策略,针对不同物种和渔船规模采取差异化管理;4. 提升渔民参与积极性,减轻其负担,增强产品市场信誉。

总体目标是通过政策完善、技术创新和多主体协同,逐步实现渔获物的全链条智能化追溯治理,促进渔业资源保护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投资标的:近海渔获物可追溯体系建设 推荐理由: 1. 保障生计与水产品供应:近海捕捞渔业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投资于可追溯体系有助于增强渔民的生计保障,促进水产品供应的稳定性。

2. 应对资源衰退与过度捕捞:随着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建立可追溯体系能够有效遏制非法捕捞行为,推动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渔业资源保护,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正在不断改革升级,为可追溯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

4. 技术进步与管理效率提升:随着信息化和电子化技术的发展,渔获物信息的采集、记录与传输效率大幅提升,投资于可追溯体系能够进一步增强管理的可靠性和效率。

5. 参与积极性与经济回报:通过减轻渔民负担、提升参与能力以及增强产品市场信誉,可追溯产品将带来更高的经济回报,促进渔民积极参与体系建设。

6. 全链条智能化治理模式:未来可通过政策完善、技术创新和多主体协同,逐步实现渔获物的“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智能化追溯治理模式,推动渔业的高质量发展。

推荐给朋友: 收藏    |      
  • 大家关注
尊敬的用户您好!
         为了让您更全面、更快捷、更深度的使用本服务,请您"立即下载" 安装《慧博智能策略终端
         使用终端不仅可以免费查阅各大机构的研究报告,第一手的投资资讯,还提供大量研报加工数据,盈利预测数据,历史财务数据,宏观经济数据,以及宏观及行业研究思路,公司研究方法,可多角度观测市场,用更多维度的视点辅助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
         目前本终端广泛应用于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银行理财,信托,QFII,上市公司战略部,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咨询公司,VC/PE等。
慧博投资分析手机版 手机扫码轻松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