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经济增速放缓和消费需求偏弱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面临业务增速和资产质量的压力,但也有政策支持和融资渠道拓宽的机遇。
- 2023年消费贷款渗透率和余额大幅提升,得益于促消费政策及住房贷款向消费贷款的转移,行业资产规模突破万亿。
- 尽管部分消费金融公司业绩亮眼,行业整体仍面临资产质量承压和利润下滑的风险,未来增速压力明显。
核心要点2
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在2025年前展望稳定,尽管面临经济增速放缓、消费需求偏弱及市场利率下行的压力,整体信用质量预计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2023年,消费贷渗透率和余额大幅提升,主要受国家促消费政策和住房抵押贷款转向个人消费贷款的影响。
消费金融公司在扩大内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近年来,监管政策以规范性为主,旨在促进消费金融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在股东增资和业务协同的推动下,业绩表现良好,行业资产规模突破万亿,缓解了资产质量下滑的压力。
然而,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资产质量承压,导致一些公司出现资产缩表和利润下滑的现象。
平均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可能与资产质量承压及客群层级提升有关。
融资成本随着市场利率下行有所降低,融资渠道以同业拆入为主,金融债发行重启,长期限、低成本资金获得拓宽。
风险成本占贷款利率的比重接近一半,部分公司盈利受到影响,未来消费金融公司在自主风控及获客能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消费金融公司 推荐理由: 1. 政策支持:未来政策加力可期,消费金融公司在扩大内需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受益于国家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刺激。
2. 市场份额提升:消费金融公司在特色化服务功能上持续发力,市场份额占比不断提升,展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 资产规模增长: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在股东增资及业务协同的支持下,业绩表现亮眼,推动行业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突破万亿。
4. 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渠道持续拓宽,金融债发行重启,长期限、低成本资金的获得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
5. 信用质量稳定:中诚信国际认为未来12-18个月行业总体信用质量不会发生重大变化,行业展望为稳定。
6. 风控与获客能力提升:消费金融公司在自主风控及获客能力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