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监管常态化使债市利率下限难以改变,交易活跃度恢复困难,需关注流动性风险。
2. 央行国债买卖将维持中性利率影响,增量政策出台概率较高,需关注9月人大常委会的动态。
3. 外部约束放松后,降息可能性上升,但内部需求不足压力依然存在,具体时点不确定。
4. 策略上建议短期做陡曲线,中期关注平曲线,强化组合流动性,适度参与长期限债券。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债券标的 1. **10年国债**:利率区间为2.1%-2.25% 2. **30年国债**:利率区间为2.3%-2.45% 3. **长期限品种**:如30年国债 4. **一年CD** ### 操作建议 1. **短期策略**:考虑做陡曲线。
2. **中期策略**:关注做平曲线的可能性。
3. **组合流动性**:弱化资本利得,强化组合流动性。
4. **账户配置**:可以采用哑铃型策略,配置一年CD与30年国债。
5. **负债稳定的机构**:可考虑将久期加在信用品种上。
6. **一般机构和账户**:建议将久期加在利率品种上。
### 理由 1. **监管常态化**:意味着利率下限难以改变,债市活跃度难以恢复,需关注流动性问题。
2. **防风险过程**:央行将努力避免新风险,赎回负反馈问题相对可控。
3. **利率定价特征**:长期限债券利率可能呈阶梯式移动,波动范围有限。
4. **增量政策预期**:基本面压力增大,增量政策出台概率较高,需关注政策行动对市场预期的影响。
5. **外部约束放松**:可能提高央行降准降息的可能性,但具体时点仍不确定。
6. **市场免疫**:对一般增量政策的反复交易可能导致市场免疫,需有效行动驱动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