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宏观政策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政策,聚焦科技创新和扩大内需,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
- 近期政策包括促进消费环境优化、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以及推动基建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 海外方面,美联储对利率政策保持谨慎,特朗普将于3月对中国商品征收额外关税,面临国内外货币政策分化的风险。
核心观点2本周宏观周报主要围绕国内外宏观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总结。
在国内宏观政策方面,近期的政策重心集中在科技创新和消费领域。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的融合,稳定楼市和股市,防范重点领域风险。
同时,国务院总理李强对科技创新进行调研,多个部门启动公共领域车辆试点,并出台促进普惠养老服务的措施。
央行则召开会议,强调宏观审慎政策的创新与完善。
在消费政策上,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发布了《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旨在提升消费信心。
金融监管方面,要求保持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在国际方面,中国商务部回应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的反补贴案,表示愿意通过对话解决经贸摩擦。
同时,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强调深化合作。
美国方面,特朗普计划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额外10%的关税,美联储官员对未来的货币政策持谨慎态度,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利率不变。
总体来看,国内政策的积极性与国际政策的紧张局势形成对比,需关注国内外政策执行力度与市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