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旨在降低公募基金的认购和赎回费用,鼓励长期投资,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让利约300亿元。
- 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向公募基金靠拢,本次新规将进一步影响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行为,促使其在公募基金的投资上更加注重长期持有。
- 新规优化销售服务费和赎回费安排,简化费率结构,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整体收益,降低投资成本。
核心要点29月5日,证监会公开征求对《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主要内容包括降低认申购费率、优化赎回费安排和规范销售服务费等。
这一新规将对银行理财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公募基金的流动性和操作便利性日益受到青睐的背景下。
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末,银行理财持有公募基金金额达到1.38万亿。
此次改革的目标是降低投资者成本,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让利约300亿元。
新规的主要变化包括:1) 降低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的认申购费率上限;2) 优化赎回费安排,鼓励长期持有;3) 规范销售服务费,降低费用上限,并对持有超过一年的基金份额免收服务费;4) 强调对个人客户的服务;5) 明确直销服务平台的法律定位;6) 其他细则如清算账户利息归属等。
总体而言,新规旨在引导银行理财更好地配置公募基金,促进长期投资,减少销售机构的不当行为,提升投资者的整体收益。
风险提示包括正式稿可能与征求意见稿存在差异,以及数据样本可能产生偏差。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公募基金 推荐理由: 1. 降低认申购费率:新规将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认申购费率上限大幅降低,预计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2. 优化赎回费安排:赎回费的调整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减少短期交易行为,有助于提升基金的稳定性和收益。
3. 规范销售服务费:降低销售服务费率,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份额,进一步降低投资成本。
4. 个人客户服务聚焦:差异化的客户维护费比例鼓励销售机构提升对个人客户的服务能力,促进个人投资者的积极参与。
5. 直销服务平台支持:明确FISP平台的法律定位,增强行业的直销服务能力,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便利性和投资体验。
6. 长期投资导向:整体政策导向鼓励投资者关注权益类基金,符合当前市场对高流动性和操作便利性的需求。
以上因素将有助于推动公募基金的市场发展,并可能提升银行理财产品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