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3日,权益市场反弹,大盘股和小微盘显著上涨,但整体市场主线尚不明确,仍处于震荡格局中。
- 债市收益率小幅波动,受到股债跷跷板效应和季末资金紧张的影响,短期内缺乏明确趋势。
-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避险资产表现疲软,投资者需关注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的变化。
核心观点2在6月23日的投资报告中,整体市场表现出反弹迹象,尤其是银行和小微盘的显著上涨,市场结构呈现“哑铃型”。
债市收益率先下后上,整体维持窄幅震荡。
股市方面,上证指数、沪深300和中证红利均有所上涨,科技板块也小幅反弹。
小微盘表现突出,中证1000和万得微盘股指大幅上涨。
国际市场受到中东地缘政治的影响,原油价格经历高开低走,避险情绪一度升温,但最终未能持续。
黄金表现平淡,受到美元走强的拖累。
国内商品市场,黑色系商品小幅上涨,季末临近导致资金面压力加大,央行进行了逆回购操作,整体资金面趋紧。
债市行情陷入震荡,受股债跷跷板效应和资金面因素影响,现券收益率小幅波动。
权益市场反弹,成交量有所增加,但仍未明确逆转调整趋势。
行业表现上,银行、科技和稳定币相关板块较为突出,受到市场情绪和政策预期的推动。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均上涨,南向资金继续流入,但互联网板块仍有资金流出。
整体来看,市场在大幅下跌后修复,仍处于震荡框架中,未来可能面临海外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测试。
投资策略上,建议关注避险资产配置,并对弹性品种采取“见好就收”的稳健策略。
风险提示包括货币政策、流动性和财政政策可能出现的超预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