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资金面经历了艰难时刻,受税期和监管压力影响,资金价格显著上升,但最困难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
- 非银存款流失和监管趋严使得银行负债端承压,未来流动性是否回归常态将取决于监管态度。
- 预计春节前会有资金投放,整体资金面可能逐步缓和,但仍需关注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的潜在变化。
核心观点2本投资报告主要分析了近期流动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 **宏观背景**:在税期和监管压力下,资金面经历了一周的紧张,资金价格高于跨年水平,日内DR001和R001一度超过10%。
民生银行资金情绪指数在周初至周四持续高于60,周五回落至50.3,显示出资金情绪的波动。
2. **资金供需状况**:银行融出资金显著下降,资金传导链条受阻,非银资金需求无法满足,导致交易所市场资金价格大幅上升。
银行资金短缺的核心原因在于负债流失及监管趋严。
3. **监管与市场反应**:同业存款自律新规导致非银存款流失约3万亿,银行负债端不稳。
同时,监管对利率的快速下行、汇率稳定及防空转的要求也加大了资金面压力。
4. **未来展望**:税期结束后资金面是否回归常态取决于监管态度。
历史经验显示,2021年春节后流动性自发平衡,但今年由于银行面临非银存款流失和政府债供给前置,流动性自发平衡的可能性较小,更加依赖央行的投放。
5. **资金投放趋势**:预计春节前央行将开启资金投放模式,往年春节前的流动性安排通常在2万亿以上,未来资金面可能逐步缓和。
6. **市场动态**:1月20-26日逆回购到期14848亿元,央行净投放5789亿。
票据市场利率小幅上行,大行继续卖票,信贷开门红的成色待检验。
政府债计划发行8005.5亿元,净缴款1293.9亿元。
7. **风险提示**:需关注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及货币政策的超预期调整可能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当前流动性环境虽面临压力,但未来有望逐步缓和,央行的政策调整和市场反应将是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