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以来,中国医药制造行业在经济稳中有进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创新与出海成为主要发展方向,预计2025年市场需求仍将旺盛。
- 医疗器械出海为行业提供新的增长点,相关企业的业绩基础良好,信用质量有望提升。
- 尽管部分细分行业竞争激烈,整体行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保持稳健,资本结构依然良好。
核心要点22024年以来,中国医药制造行业在国民经济稳中有进和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背景下,整体呈现出“创新”和“出海”的发展主线。
医疗器械出海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相关企业的业绩基础良好,政策支持也增强了设备更新的资金保障。
尽管部分细分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面临研发创新风险和市场差异化竞争的挑战,但整体信用水平有望提升。
预计到2025年,医药市场需求将继续旺盛,行业扩容具备强韧性。
2023年行业收入和盈利水平小幅下滑,但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部分细分行业盈利能力已企稳回升。
债务增速放缓,资本结构保持稳健,整体偿债能力仍较强。
总体来看,医药制造行业的信用基本面保持稳定,未来发展前景乐观。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1. 医疗器械企业: 推荐理由:医疗器械出海为行业提供新的出口机会,同时大量医疗设备招采订单为相关企业未来业绩打下良好基础。
政策支持如超长期特别国债与贴息贷款将保障设备更新资金,提升企业销售回款的安全性,因此医疗器械细分行业信用质量有望提升。
2. 创新型药品研发企业: 推荐理由:在医保谈判与国采常态化的背景下,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空间不断扩大。
随着行业政策的利好,创新型药品企业有望在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的情况下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
3. 出海战略企业: 推荐理由:医药制造行业整体以“出海”为主线,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企业,将受益于全球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政策支持,未来业绩有望稳步提升。
总体来看,医药制造行业在创新和出海的双重驱动下,未来市场需求强劲,行业盈利能力有望企稳回升,资本结构稳健,信用基本面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