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月A股市场在融资和主动权益资金流入的推动下活跃,投资者信心逐步修复。
2. 公募基金和私募证券基金的发行量显著回升,显示出市场对未来的乐观预期。
3. 外资活跃度持续回落,产业资本减持规模扩大,市场仍需关注政策与基本面的共振。
核心观点211月A股市场经历了反弹后持续震荡,资金面相对活跃,主要资金主体表现如下: 1. **融资资金**:受政策推动和信贷宽松影响,融资资金延续放量,成为A股主力增量资金。
2. **公募基金**:偏股型公募基金新发份额大幅回升,特别是被动型基金,显示投资者信心逐步修复。
3. **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增加,但新发数量仍处历史低位,仓位有所回落,反映出投资者情绪的逐步改善。
4. **外资**:活跃度持续回落,尽管成交规模增加,但占比下降,风险偏好未明显改善。
5. **保险资金**:年初以来净流入趋势持续,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入市便利度提升。
6. **银行理财**:发行数量及权益产品比例回升,显示资金流向权益市场的积极信号。
7. **产业资本**:11月减持规模扩大,整体呈现净减持态势。
总体来看,市场对政策有期待,后续将关注政策与基本面的共振,风险提示包括数据滞后及政策变化的超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关注融资资金的持续流入,预计将推动市场活跃度提升。
- 被动型偏股基金的发行回升,显示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
- 外资活跃度回落,但仍需关注其对市场的影响。
- 中长线资金如险资和银行理财有望维持净流入,支撑市场稳定。
- 产业资本的减持行为需谨慎观察,可能影响市场情绪。
- 期待政策与基本面共振,尤其是年末经济会议的政策信号。
- 关注高风险偏好的融资资金,可能成为市场风向的主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