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中心成为新兴高能耗主体,预计2030年用电量将达5257.6亿千瓦时,推动能效管理和智能散热技术的发展。
- 政策推动算力与电力协同,电力市场化加速,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基本全覆盖。
- 投资建议关注电力信息化相关企业,但需警惕市场化改革不及预期及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核心要点2
该报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新的高能耗主体,预计到2030年全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将达到5257.6亿千瓦时。
当前,IDC面临能耗高、散热难和成本上升等挑战,推动能效管理和智能散热技术的发展。
通过技术手段,IDC有望削减43%的碳排放和35%的运营成本,并转型为电网的“虚拟电厂核心节点”。
在政策层面,算力与电力的协同加速,绿电直供和共享储能可能成为投资重点,推动电力信息化和能源数字化需求上升。
电力交易机制市场化进程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逐步形成,预计到2025年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将基本覆盖,新能源企业将面临市场化竞争,电价机制也将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竞价。
投资建议方面,关注理工能科、朗新集团、安科瑞等电力信息化相关公司。
风险提示包括电力市场改革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技术变革风险和经济波动风险。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包括理工能科、朗新集团、安科瑞、东方电子、云涌科技、国网信通、远光软件、恒华科技、智洋创新等。
这些公司均与电力信息化相关,受益于政策推动和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机遇。
推荐理由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随着数据中心能耗持续上升,能效管理系统集成与智能散热技术的需求将加速增长,相关企业将受益。
其次,电力交易机制市场化加速,省级电力现货市场的推进以及新能源企业面临的市场化供需博弈,将促进电力信息化和能源数字化需求的提升。
最后,政策端的支持,如绿电直供和共享储能,将为相关企业创造更多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