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际经验显示,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往往滞后于股市,投资者应提前关注房地产股票的投资机会。
2.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可能大致介于日本和美国之间,政策的提前发力和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将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复苏。
3. 风险提示包括房地产相关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二手房成交恢复不及预期、股票市场波动等,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
核心观点2一、宏观视角: 1. 从全球经验来看,美国、日本、香港的房地产复苏均滞后于股市复苏。
股市在房地产复苏前即已见底,显示出股市对经济和市场情绪的敏感性。
2. 我国当前经济情况与日本相似,均面临经济增速下滑和低通胀的挑战。
但政策力度早于日本,且我国在制造业上保持绝对优势,国际地位优于日本危机时期。
3. 基于以上分析,预计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见底时间可能介于日本与美国之间。
二、微观视角: 1. 股市见底时间通常早于房地产市场。
例如,美股见底于2008年12月,而纽约房价见底于2012年4月,领先3年4个月。
2. 日股见底于2003年12月,相比东京房价见底于2009年6月,领先5年6个月。
3. 港股见底于1998年9月,而香港房价见底于2003年3月,领先4年6个月。
4. 这些数据表明,股市的复苏通常先于房地产市场,预示着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往往滞后于股市。
因此,投资房地产股票时,应考虑到股市复苏的领先性。
风险提示:房地产政策的不确定性、二手房成交的恢复速度、商品房库存的去化速度以及相关政策的持续性,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复苏速度和投资决策。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1. 房地产市场复苏往往滞后于股市,对于房地产股票的投资有理由提前于基本面见底。
2. 房价能否快速恢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股价通常先于房地产基本面触底。
3.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见底时间可能大致介于日本和美国之间,政策的提前发力和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将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