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创新持续推进,推动云侧和端侧AI算力硬件需求快速增长,半导体行业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 2025年AI手机及AIPC渗透率将显著提升,消费电子市场复苏,供应链厂商有望受益。
- 自主可控需求迫切,国产替代加速,投资建议聚焦相关半导体和消费电子企业。
核心观点22025年度电子行业投资策略主要围绕人工智能(AI)创新和半导体自主可控的趋势展开。
回顾2024年,AI大模型不断迭代,英伟达推出的新超级芯片推动了AI技术从云端到终端的扩展,促使AI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
随着行业库存去化和下游需求回暖,半导体行业已经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AI成为推动半导体成长的重要动力。
展望2025年,AI算力需求依然强劲,云端和端侧AI硬件基础设施需求将快速增长。
预计AI手机和AIPC的市场渗透率将显著提升,推动存储器和散热解决方案的需求。
同时,AI眼镜和耳机等可穿戴设备也将迎来新机遇。
半导体行业的复苏势头明显,全球销售额持续增长,库存水平改善,产能利用率回升。
预计2025年半导体设备和硅片出货量将强劲反弹,消费电子需求也将继续增长。
面对外部环境的压力,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需求愈发迫切,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推进,尤其是在关键设备和先进封装技术方面。
投资建议方面,关注云侧和端侧AI算力芯片、AI大模型应用、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先进封装以及消费电子芯片等领域的相关企业。
风险提示包括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研发进展缓慢、国产化进度滞后以及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云侧AI算力芯片建议关注海光信息(688041)。
- 端侧AI建议关注立讯精密(002475)和恒玄科技(688608)。
- AI大模型应用建议关注海康威视(002415)。
- 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建议关注北方华创(002371)、中微公司(688012)和江丰电子(300666)。
- 先进封装建议关注长电科技(600584)。
- 消费电子芯片建议关注韦尔股份(603501)。
- 存储器建议关注兆易创新(603986)。
- 功率器件建议关注新洁能(605111)。
- 投资理由包括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及国产替代加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