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近期经历阶段性调整,大盘和微盘相对占优,而中小盘明显承压,市场观望情绪加重。
- 当前正处于政策预期空窗期,市场缺乏增量催化,主线尚未明确,外部因素也加大了市场风险偏好回落。
- 年末看好大盘股和顺周期风格的阶段性配置机会,中长期仍看好科技成长股,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改善的背景下。
核心观点2本轮A股调整自11月13日以来,市场整体呈现普跌态势,主要特征包括: 1. **市场结构分化**:大盘股和微盘股表现相对较好,中小盘股明显承压。
大盘价值股和上证50指数跌幅较小,而中证500和中证1000则分别下跌8.2%和7.1%。
2. **风格表现差异**:创业板和科创50指数领跌,显示出成长股的弱势;而中证红利因其防御属性表现相对稳健,仅回落2%。
3. **行业表现不均**:银行、石油石化、煤炭等顺周期蓝筹股表现坚挺,跌幅在2.7%以内;国防军工、电子等成长行业跌幅较大,接近10%。
调整的原因主要有: 1. **资产背离**:A股与人民币汇率、港股及大宗商品之间存在背离,反映出市场流动性改善与外部压力的矛盾。
2. **政策预期空窗期**:当前市场处于政策密集出台前的空窗期,缺乏增量催化,市场主线不明确。
3. **外部扰动**:外资对未来经济的谨慎态度、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加大,导致市场风险偏好回落。
展望年末,建议关注大盘股,尤其是顺周期风格,可能迎来阶段性配置机会。
中长期依然看好科技成长股,特别是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背景下。
具体板块推荐包括:低PB国央企、受益于地方化债政策的建筑和环保行业、地产链相关板块以及消费品。
市场交易活跃,部分产业趋势交易可能带来跨年行情,关注AI软件、卫星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
风险提示包括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外通胀和地缘政治风险等。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1. 年底前关注顺周期板块,特别是低PB国央企,受益于市值管理政策预期。
2. 随着地方化债政策的落地,建筑和环保行业的资产质量有望改善。
3. 地产修复将带动建材和白酒等相关行业的增长。
4. 消费领域中,美护、文旅、汽车、零食和医药等板块具有投资价值。
5. 市场交易活跃,关注AI软件、鸿蒙、数据要素等产业趋势。
6. 中长期看好成长科技,尤其是半导体产业链和国产软件等自主可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