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份中美关税对外贸的影响可能更为剧烈,因关税博弈处于高位僵持状态,导致进口和出口均受到影响。
- 4月的外贸数据可能受到企业抢出口的干扰,实际冲击可能在5月更加明显。
- 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影响程度可能大于机电产品,沿海省份如福建、浙江、江苏和广东将承受更大外贸压力,预计将出台消费刺激政策应对。
核心观点2
该投资报告分析了中美对等关税对二季度外贸节奏的影响,主要观点如下: 1. **高位僵持的关税博弈**:中美关税目前处于高位僵持状态,预计5月份对外贸的影响将更为剧烈。
2. **外贸数据的滞后性**:4月的外贸数据可能受到抢出口行为的干扰,真实冲击可能在5月显现。
尽管关税生效前的货物已在途,但进口回落可能会延迟。
3. **非对称性冲击**:二季度的外贸数据可能在出口市场和出口商品上表现出非对称性冲击。
中美关税博弈已导致出口市场结构变化,对美直接出口依赖度降低。
4. **产品类型影响**:预计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降幅将大于机电产品,沿海省份(如福建、浙江、江苏、广东)因对美出口依赖度高,面临更大压力。
5. **区域差异**:不同省份面临的外贸压力差异显著,部分省份已开始出台提振消费方案,以应对关税影响,预计其他省份也会跟进。
6. **风险因素**:需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升级及新兴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整体来看,中美关税的高位僵持将对中国的外贸结构和出口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依赖度沿海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