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金融数据呈现M1同比降幅收窄,但M2增速回升乏力,显示企业和居民信贷扩张意愿不明显。
- 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同比均出现减少,政府债对社融的正贡献仍需折扣考虑。
- 政策层面,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关注实际利率和投资效益的落地效果。
核心观点211月金融数据点评显示了一系列变化,反映出宏观政策和实体经济的新趋势。
M1同比降幅收窄至-3.7%,而M2同比为7.1%,略有回落。
尽管M1降幅减小,社融和M2增速回升乏力,表明企业和居民的信贷扩张意愿仍不明显。
从存款端来看,M1降幅收窄可能得益于财政政策的加力和楼市的阶段性回暖。
未来M1的口径调整可能导致同比数据的上修,但2024年基数调整后,持续好转的趋势仍需观察。
宽口径M1的同比表现优于M1,尽管其走势与M1基本一致。
在融资端,居民中长期贷款表现强劲,而短期贷款则较弱,反映出楼市回暖的影响,但消费意愿不足。
政府债务对社融的正贡献仍在,预计12月政府债净融资将达到1.8万亿元左右。
企业贷款同比减少,而直接融资有所增加。
企业贷款疲弱可能与偿还贷款和低有效需求有关。
尽管房地产市场有所企稳,企业扩张的动力依然不足。
未来的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提高财政赤字率的财政政策将成为重点。
关注降息对实际利率的影响及“提高投资效益”的落地效果,尤其是物价、企业利润和M1M2等数据。
风险包括宏观政策不及预期和信用事件集中爆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