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考虑对华加征关税可能影响中国出口,导致出口规模减少和价格抬升。
- 人民币近期升值受美元指数回落和日本央行加息的支持,但未来仍面临关税和贸易壁垒的不确定性。
- 经济增长和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与房地产周期及居民财富配置需求密切相关,需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
核心观点2本期宏观·双循环周报主要分析了特朗普可能加征对华进口关税的影响及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首先,特朗普计划于2月1日对中国加征10%进口关税,同时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25%关税。
这一政策可能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影响中国出口:一是“抢出口”现象可能导致未来出口自然回落;二是加征关税将直接抬升对美出口商品价格,减少出口规模;三是高额关税可能抑制中国通过墨西哥等国出口到美国的协同生产能力。
总体来看,这三方面可能对人民币造成贬值压力。
然而,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的谨慎态度和贸易谈判的开放性,使得美元指数从高位回落,进而触发人民币阶段性升值。
同时,日本央行加息的决定也缓解了美元的上涨压力。
在国内货币政策方面,央行维持政策利率不变并放慢净购债速度,长期国债利率上行,形成了人民币回升的重要因素。
预计一季度信贷高峰将促使央行投放长期流动性,进一步支持人民币汇率。
展望未来,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尚未实质性改变,但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可能面临调整风险。
总体而言,金融配置的资金来源与房地产周期密切相关,政策放松对股市的资金流入有积极影响,但需考虑房地产周期的影响。
风险提示方面,美元指数的上升可能导致人民币贬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