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房地产市场经过四年调整,当前已进入温和且持续的调整阶段,尽管销售和投资降幅收窄,但仍需警惕房价再度下行的风险。
- 房地产对经济的负向冲击依然显著,影响消费、投资、财政和金融风险,需其他经济部门进行抵消和对冲。
- 尽管短期内房地产行业对GDP的贡献转为负向,但中长期仍有需求支撑,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入的背景下。
核心观点2中国房地产市场自2021年经历了四年的调整,当前已进入一个相对温和但持续的调整阶段。
总体来看,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仍然显著,尽管其对GDP的贡献有所减弱。
1. **市场阶段与影响**:房地产市场经过大幅调整后,行业占GDP的比重下降,销售等指标降幅收窄,表面上影响逐步减弱。
但房价再次下行可能导致指标再度下滑,房地产的负向冲击逐步显现,其他经济部门需努力对冲。
2. **经济负担**:房地产行业体量庞大,仍处于深刻的转型期,其对经济的负向拖累依然明显。
房价下行导致居民资产缩水,影响消费和房企资金回笼,进而减少投资和土地购买,影响地方财政和经济发展。
3. **贡献转变**: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由正向拉动转为负向压力。
房地产业增加值对GDP的拉动在2021-2024年期间逐步转负,2025年上半年虽有小幅回升,但仍处于历史低位,投资下滑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4. **转型挑战**:中国正经历房地产新旧发展模式的转型期,需管理市场调整的节奏与深度,防止房价“超调风险”。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稳定市场预期,确保调整在可控范围内进行,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长期健康发展。
5. **中长期需求**:尽管面临风险,房地产市场仍有潜在需求支撑,尤其是在城镇化持续推进和人口流入的城市群中,刚性购房需求、改善性需求、城市更新需求等将持续存在。
风险提示包括房地产形势和政策的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