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计2025年国内经济在政策推动下逐步复苏,部分行业可能实现供给侧出清,走出通缩。
- 确定性成长概念强调在悲观预期下依然有良好业绩增速,推荐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
- 重点关注风电设备和通信设备的持续增长机会,低空经济和自主可控产业也将成为新兴动力。
- 看好光伏产业链的产能去化逻辑及逆变器需求的确定性,但需警惕宏观环境及市场波动风险。
核心观点22025年度策略系列报告“碧海潮生,日出东方”主要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及产业结构性机会,提出了四大投资方向:确定性成长、需求持续增长、新质生产力和供给侧产能去化。
从宏观层面看,预计在政策推动下,国内经济将逐渐复苏,部分行业可能实现供给侧出清,走出通缩。
海外经济方面,美国整体预期好于欧洲,但仍存在不确定性,如关税和加息等问题。
在确定性成长方面,强调寻找在悲观业绩预期下仍能保持良好增速的公司,这类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国防军工和机械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将在经济复苏中受益。
需求持续增长的行业主要是风电设备和通信设备。
风电设备受益于海风市场的回暖和出口机会,而通信设备则因AI需求增长,相关硬件有望获得更多投资。
新质生产力方面,低空经济和自主可控被认为是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
低空经济有助于地方财政升级,自主可控产业则在科技制裁背景下加速发展,特别是半导体和信创领域。
最后,供给侧产能去化方面,光伏产业链在经历了前期的产能过剩后,预计将进入去产能周期,逆变器需求也看好。
总体而言,报告从宏观经济到行业细分,系统分析了未来的投资机会,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提示。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预计2025年国内经济在政策推动下逐步复苏,部分行业将率先走出通缩。
- 寻找“确定性成长”标的,即在悲观预期下仍有良好业绩增速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
- 风电设备和通信设备行业的需求持续增长,前者受益于海风市场的上行,后者受益于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 关注低空经济和自主可控产业,前者为万亿赛道,后者则因科技制裁推动国产替代。
- 看好光伏产业链的产能去化逻辑及逆变器需求的确定性。
- 风险提示包括海内外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