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报详细页

养老保险行业:平安证券-养老保险行业体系研究(六):海外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历史实践与经验启示-250414

研报作者:陈骁,郝博韬,石艺 来自:平安证券 时间:2025-04-14 11:46:35
  • 股票名称
    养老保险行业
  • 股票代码
  • 研报类型
    (PDF)
  • 发布者
    24***36
  • 研报出处
    平安证券
  • 研报页数
    33 页
  • 推荐评级
  • 研报大小
    1,885 KB
研究报告内容
1/33

核心要点1

- 随着中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面临可持续性挑战,需借鉴海外改革经验。

- 英国的改革强调基本养老保险的兜底功能,通过自动注册机制和职业养老金发展有效降低老年贫困率。

- 德国和加拿大的创新措施在可持续性和缴费率调整方面提供了有益参考。

- 智利的完全积累制虽无可持续性问题,但导致中低收入群体保障不足,需警惕类似风险。

核心要点2

本报告分析了英国、德国、加拿大和智利等国的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经验,为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随着中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英国的改革围绕消除老年贫困展开,形成了“三层体系”:免费福利、基本国家养老保险和分级退休福利。

虽然进行了多次改革,但老年贫困率仍高。

1999年引入老年收入保障机制后,贫困率迅速降低。

2016年,统一为新国家养老金(NSP)。

成功经验在于自动注册机制和国家职业储蓄信托(NEST)的发展,而复杂的体系和过于慷慨的待遇调整则影响了可持续性。

德国在改革中引入了可持续性因子,降低了支出压力。

加拿大则通过分年龄提升缴费率和待遇水平,实现了平缓的缴费增长,缓解了养老金收支压力。

智利的完全积累制虽然不面临可持续性问题,但排除了中低收入群体,导致覆盖面不足和贫富差距加剧。

针对中国的建议包括:一是借鉴英国的自动注册机制,建立强制性第二支柱补充养老险;二是参考德国和加拿大的经验,进行开源节流的改革,调整待遇和缴费率;三是明确个人养老金的定位,修正税惠政策并强化制度吸引力。

风险提示包括本报告不提供实操性政策建议,各国数据口径可能变化,报告仅为公开资料整理,不涉及投资建议或未来改革方向的判断。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本报告主要分析了海外养老保险体系的改革经验,并未直接涉及具体的投资标的或推荐理由。

然而,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些与养老保险相关的投资方向和思路: 1. 强制性第二支柱补充养老险:可以考虑投资于与养老保险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特别是那些能够提供强制性第二支柱补充养老险的机构或平台。

这种机制有助于明确基本养老保险的兜底作用,并降低老年贫困率。

2. 可持续性因子:投资于那些能够有效引入可持续性因子的养老保险产品或公司,这些产品能够在待遇调整方面保持合理性,防止养老保险支出压力过快增长。

3. 个人养老金产品:关注个人养老金市场,尤其是那些具有普适性补充养老作用的产品。

可以考虑投资于提供税惠政策和收益保底机制的养老金管理机构,以增强制度吸引力。

4. 职业养老金体系:投资于与职业养老金制度相关的金融产品,特别是那些能够促进职业养老金发展的创新型机构或信托,如国家职业储蓄信托(NEST)。

综上所述,虽然报告并未明确提出具体的投资标的,但通过分析国际经验,可以推导出与养老保险相关的投资方向和潜在机会。

推荐给朋友: 收藏    |      
  • 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