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标的:铂力特(688333) 推荐理由:公司在金属增材制造行业具备领先优势,产能扩张将支持未来业绩增长。
新兴领域应用频繁,尤其在3C、机器人制造和液冷散热等领域表现突出。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和净利将大幅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观点1- 铂力特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同比增长17.22%,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增长9.98%,显示出主营业务逐步恢复。
- 新兴领域应用频繁,尤其在3C、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推动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 行业拐点即将到来,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是行业复苏的关键时刻,公司凭借扩产和技术优势,将在未来保持领先地位。
核心观点2铂力特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同比增长17.22%;归母净利润为0.76亿元,同比增长9.98%;基本每股收益为0.28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43亿元,同比增长22.08%。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40亿元,同比增长23.1%,环比增长93.8%;归母净利润为0.91亿元,同比增长33.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70亿元,同比增长415%。
在新兴领域应用方面,尽管2023-2025年是行业调整期,相关公司业绩普遍放缓或下滑,但新兴应用依然频繁。
商业航天领域的3D打印能够快速制造零件、缩短交付周期、降低成本;新能源汽车领域通过3D打印实现复杂结构的成型;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多维力传感器的微小化;3C行业增材制造实现轻薄化、高性能及精密化的折叠结构制造。
从产品结构来看,上半年公司3D打印服务、设备及原材料的营收分别为4.22亿元(+30.52%)、1.86亿元(-6.35%)及0.59亿元(+25.3%)。
服务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受3C领域需求增加的推动。
打印设备增速放缓可能与航空航天订单节奏有关。
在毛利率方面,打印服务和设备的毛利率分别为41.52%(-3.01个百分点)和42.51%(-1.84个百分点),原材料的毛利率为45.92%(+11.72个百分点),显示出规模效应和原材料价格下降的影响。
各行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工业机械3.40亿元(+96.43%)、航空航天3.00亿元(-19.96%)、科研院所0.26亿元(+40.87%),反映出3C应用和压铸模具等领域的快速需求增长。
财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筹资现金流波动较大,主要由于银行借款增加。
预付款项和存货增加,主要是为了扩大生产。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主要是投资华力创科学。
公司在建产能包括金属增材制造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和大规模智能生产基地项目,预计四期项目将于2025年12月达到可使用状态,届时公司产能将大幅扩展。
在新兴领域,公司在3C和热管理等方向深耕,金属3D打印在消费电子领域有广阔空间,热管理行业也将成为增材制造的重点应用领域。
行业拐点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出现,随着行业订单恢复,业绩拐点最早将在三季度体现。
近期部分二三线厂商面临融资困难和技术落后,行业将迎来需求恢复和供给收缩的机会。
投资建议方面,铂力特作为金属增材制造行业的领头羊,具备多方面的领先优势,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18.25亿元、25.27亿元和34.62亿元,归母净利将分别为2.3亿元、3.2亿元和4.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和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