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个税高增主要受征管效率提升和股息红利增长影响,但对整体预算影响有限。
- 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走势背离,企业所得税负增长受一次性因素拖累。
- 非税收入增速转负,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基建投资增速放缓。
- 专项债加速用于清欠,预计下半年财政收支面临压力,但追加赤字的概率不大。
- 预计将动用财政政策储备以应对育儿和养老消费补贴带来的收支缺口。
核心观点2
本财政专题分析报告通过对上半年财政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几个不寻常的宏观经济线索。
首先,个税收入出现高增长,尽管整体税收收入负增长,但个税同比增长8%。
这一增长并非源于居民收入改善,而与个税征管效率提升、股权转让和股息红利增加等因素有关。
预计个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可能放缓,且其对整体财政收入的影响有限。
其次,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走势出现背离。
企业面临“内卷式”竞争,导致增收不增利,企业所得税负增长主要受中央金融企业所得税入库减少等一次性因素影响。
剔除这些因素后,企业所得税增速与增值税增速持平。
第三,非税收入增速转为负增长,主要由于国有资产盘活对非税收入的支撑减弱,以及营商环境改善导致的涉企收费和罚没收入回落。
第四,财政支出与基建投资之间出现背离。
尽管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较快,但基建投资增速却有所回落,这主要是因为财政支出的高增受一次性因素支撑,实际增速偏慢。
同时,财政支出加速向民生领域倾斜,特别是关注“一老一小”。
最后,专项债务加速用于清欠,2024年专项债用于项目建设和化债清欠的比例分别为78.1%和21.9%。
近期专项债用于化债清欠的比例显著提高,地方政府可能面临清欠压力,预计年内可能增加“清欠”专项债额度。
展望下半年,财政收支面临压力,但追加赤字的概率不大。
预计一本账收入和支出同比增速分别为-4.5%和1.5%。
全年收支缺口较预算略有偏离,但通过强化税收征管可弥补部分缺口。
此外,育儿补贴和养老消费补贴将带来约1200亿元的收支缺口,预计将动用财政政策储备空间来应对。
风险提示包括财政收入下行超预期、专项债用于化债清欠的规模与实际值偏差,以及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规模低于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