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可能通过煽动盟友如墨西哥对中国加征关税,转向“集团作战”的策略,以增强对华贸易压力。
- 短期内,墨加关税对中国整体经济影响有限,但行业层面需关注铝、航空航天和汽车等出口占比较大的领域。
- 关税扩散可能引发示范效应,增加全球贸易摩擦风险,同时对人民币汇率和国内内需提出更高要求。
核心观点2报告分析了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变化及其潜在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1. **政策背景**:美国在对华关税政策上逐渐从“单打独斗”转向“集团作战”,试图通过煽动盟友共同加征关税来增强对中国的施压。
2. **墨西哥的提议**:墨西哥为了避免被加关税,向美国提出与其对中国加征类似关税的建议,这一变化引起了美国的关注。
3.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框架**: - 对中国:侧重竞争与安全,采取强硬关税政策。
- 对墨加:强调经济融合与一体化,关税作为谈判工具。
- 对其他经济体:重视“站队”策略,鼓励与意识形态相近的盟友投资,限制与非盟友的贸易。
- 针对回流与复兴行业,推动投资和就业回流。
4. **短期影响**:若墨西哥和加拿大对华加征关税,整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因其出口占比不高,但特定行业(如铝、航空航天、汽车)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5. **示范效应与风险**:墨加的关税行为可能为其他国家提供不良示范,增加全球贸易摩擦风险。
6. **人民币汇率与内需**: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但过度贬值可能引发更大贸易摩擦。
需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同时稳定相对其他非美货币的汇率。
关税扩散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冲击,增加国内物价压力,提振内需的必要性上升。
7. **风险提示**:特朗普激进政策可能导致美国经济滞胀或衰退,关税扩散超出预期可能引发全球经济放缓和市场波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