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在双碳目标下需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双重保障。
- 研究显示,江苏具备需求侧灵活性资源潜力,通过优化配置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降低运行成本。
- 建议江苏加快新能源技术创新、完善电力体制机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持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核心要点2该投资报告研究了江苏省在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当前,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4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面临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及能源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5%的目标,江苏省需在保障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转型之间找到平衡。
研究通过梳理江苏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体制机制,分析了需求侧可调节资源类型及规模,包括分布式发电、储能和电动汽车等,评估了需求侧响应能力和供需平衡。
报告指出,江苏省具备较好的需求侧灵活性资源潜力,通过优化配置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消纳。
在发电侧,江苏省面临资源制约、并网消纳压力及电网安全运行等挑战。
乐观预测显示,到2030年,江苏省光伏、风电及新型储能的装机容量将显著增长。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涵盖源网荷储四个方面,强调多能互补与协同发展。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议江苏省加快新能源开发技术创新、增强多能源规划协调性、创新电力体制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强化政策保障等。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 1.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光伏、风电、水电等) 2. 储能技术及相关设备 3. 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如分布式发电、电动汽车等) 4. 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 5. 电力体制机制创新相关企业和技术 推荐理由: 1. 随着江苏省在双碳目标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投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将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预计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将大幅提升。
2. 储能技术是实现电力系统动态平衡和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的关键,投资相关储能项目将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3. 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显著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消纳,投资相关技术和项目能够满足未来电力需求的变化。
4. 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将提升新能源的消纳能力,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对电网基础设施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5. 电力体制机制创新将为相关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投资于电力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企业将能够抓住市场变化带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