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提升财政资金的经济扩张效应,扩大内需和保障民生。
会议提出五项方针,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和增加转移支付,以支持经济大省的发展。
2025年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促进经济稳增长。
核心观点2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于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24年的工作重点,并提出了2025年的五项方针和六方面工作安排。
会议强调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旨在提升财政资金支出的经济扩张效应,保障民生,扩大内需。
2025年的五项方针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优化支出结构、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增加转移支付。
这些方针具体细化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财政政策,符合市场预期,但具体额度需待全国人大会议确认。
会议指出,扩大内需是未来经济改革的重点,增加社会保障被视为根本性解决策略,且有很大优化空间。
财政资金将更多向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倾斜,尤其是对经济大省的支持将进一步增强,以突出其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六方面工作包括:支持扩大国内需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
这些工作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九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在扩大国内需求方面,财政提出了三条措施: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利用政府债券撬动社会投资。
这些措施形成了相互支撑的综合体系,尤其是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的政策变化,标志着从供给侧向需求侧的转变。
会议还提到治理涉企收费问题,强调要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以稳定企业经营信心。
此外,零基预算改革被列为重要任务,旨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确保财政支出更加精细化。
总体来看,尽管财政收支仍将保持紧平衡,财政政策的重点在于精打细算,将资金用于短期刺激性支出,确保经济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