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借贷意愿降温,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加速,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滑。
2. 贷款和社融持续同比少增,预计政府债务融资将加速,有望支撑社融,但企业投资意愿仍有所下滑。
3. 财政透支阶段结束,M2增速降至近两年半低位,预计未来货币政策操作将逐步从主动刺激向积极配合调整,财政扩张并不一定意味着主权信用风险的提升。
核心观点21. 3月新增信贷同比大幅少增,主要是因为企业中长贷迅速降温,反映了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加速,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
2. 社融持续同比少增,主要是因为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加速导致专项债发行速度偏慢,预计中央政府债务融资加速将支撑社融。
3. M2增速降至近两年半低位,主要是因为连续两个月新增贷款降温导致的存款少增效应和财政存款透支效应消退。
4. 企业和居民杠杆融资需求降温,央行担忧的信贷收缩“灰犀牛”正在加速靠近。
5.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将逐步从主动刺激向积极配合调整,海外流动性可能导致人民币被动贬值压力增加。
6. 中央政府计划开启新一轮财政扩张以替代地方杠杆融资需求,财政扩张并不一定意味着主权信用风险的提升,关键在于措施安排的去向和效率。
7. 维持9月降准50BP、9-12月下调1YLPR/MLF利率30BP、年内5YLPR和7天逆回购利率维持不变的预测,不宜期待更多宽松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