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4日,权益市场出现显著调整,债市在短暂修复后重回跌势,7年及以上国债收益率普遍上行,整体情绪降温。
- 商品市场普遍下跌,焦煤、焦炭和多晶硅等龙头品种跌幅扩大,主要因市场情绪和监管政策影响,而非基本面恶化。
- 市场回调可能接近尾声,短期内将转向基于基本面差异的分化行情,资金利率保持低位,债市情绪仍需时间恢复。
核心观点28月14日的市场复盘显示,权益市场出现显著调整,上证指数在经历“八连阳”后首次下跌,小微盘股跌幅较大。
债市在短暂反弹后再次回落,7年及以上国债收益率普遍上行1个基点以上。
国内商品市场情绪降温,特别是焦煤、焦炭和多晶硅等品种大幅下跌,反映出市场整体情绪的压制,主要因监管政策收紧和短期交易主题的消退。
回顾自7月18日以来的市场走势,经历了加速上涨、监管降温、消息修复和再度回调的周期,多数品种的涨幅已被侵蚀。
焦煤和多晶硅的涨幅显著收窄,而氧化铝、烧碱等品种的涨幅已降至5%以内。
市场内部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期货价格的回调减少了投机溢价,部分资金开始逢低介入。
资金利率维持低位,央行的操作保持稳定,尽管税期临近,资金面仍然平稳。
债市收益率全线上行,短端受资金面宽松支撑,长端表现偏弱,市场情绪谨慎,反应对利空因素敏感。
权益市场方面,万得全A指数下跌0.86%,成交量显著放大,尤其是中证2000小盘股的表现不佳,可能预示市场风格的变化。
隐含波动率上升,显示短线投机需求的变化。
港股市场也有所回落,但南向资金仍表现出反弹意愿。
总体来看,市场情绪高位回落,未来关注市场隐含波动率的变化、小微盘股的表现以及海外市场的动态。
同时,需警惕货币政策、流动性和财政政策的超预期调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