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显著回暖,同比多增9249亿元,首次转为同比多增,主要受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及居民中长期贷款支撑。
- 居民贷款逐渐好转,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538亿元,而企业贷款结构分化,短贷和票据融资表现强劲,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减少。
- 货币政策效果逐渐显现,M1、M2增速上升,信贷结构优化,未来预计将继续强化逆周期调节,但需关注经济复苏和海外政策风险。
核心观点22024年12月的社会融资数据表现出积极的变化,社融增量为28575亿元,同比多增9249亿元,社融存量达到408.3万亿元,同比增长8%。
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共同推动,标志着社融自2024年8月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多增。
信贷结构方面,2024年12月新增信贷为8407亿元,同比少增幅度有所收窄。
居民贷款方面,新增3500亿元,同比多增1279亿元,短期贷款有所改善,而中长期贷款增幅进一步扩大。
企业贷款则显示出票据等其他融资方式的强劲表现,尽管中长期贷款同比减少幅度加大。
政府债券的显著增加也对社融规模产生了积极影响,新增规模为17612亿元,同比多增8288亿元,主要得益于年末财政政策的落地。
表外融资方面,虽同比增幅收窄,但整体表现仍维持稳定。
在货币供应方面,M1和M2的同比增速均有所上升,M1和M2剪刀差持续收窄,表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高于整体水平,反映出信贷结构的持续优化。
展望未来,货币政策将继续强化逆周期调节,可能采取降息和降准等措施,但需警惕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和海外政策紧缩的风险。
整体来看,2024年四季度的金融数据逐渐好转,为宏观经济的稳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