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无人机即将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具备高续航、快补能和强环境适应性,适合工业应用。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21亿元,CAGR高达110.7%。
政策支持和技术储备充足,相关企业有望受益,风险包括补贴政策和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核心要点2氢能无人机商业化进程即将开启,预计在低空市场具备广阔前景。
相比锂电无人机,氢能无人机在续航、补能速度、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适合在高寒地区、远距离物流和应急物资输送等严苛条件下作业。
预计从2024年起,氢能无人机将进入密集试验期,相关企业如国富氢能、雄韬股份等将受益。
氢能无人机的动力系统主要由氢燃料电池、控制器和氢气瓶组成,能量密度是锂电池的3-5倍,续航时间可达3-10小时,寿命超过2000小时,加氢仅需3-5分钟,经济性更佳。
预计到2027年和2030年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1.4亿元和141.3亿元,渗透率为1%和3%。
政策支持方面,中央及地方政府积极推动氢能无人机产业发展,相关标准和规范的颁布将加速技术商业化。
产业端,已有企业获得大规模订单,初步验证商用化潜力。
目前,整机生产和核心部件供应能力的公司如协氢新能源、氢航科技等具备良好前景,但仍面临氢能补贴政策、成本降低和核心技术发展等风险。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包括国富氢能、雄韬股份、神开股份、国鸿氢能、江苏神通、蜀道装备、京城股份、龙蟠科技和中材科技。
推荐理由如下: 1. 氢能无人机具备高续航、快补能、强环境适应性和长使用寿命等核心优势,特别适用于高寒地区电力巡检、远距离物流配送、应急物资输送等工业领域。
2. 从2024年开始,氢能无人机产业将进入密集试验期,前期技术储备充分,商用化落地后有望快速打开市场成长空间。
3. 氢能无人机的动力系统主要由氢燃料电池、控制器和氢气瓶组成,具有锂电池无法比拟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
4. 政府政策持续支持氢能无人机产业发展,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将加速技术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
5. 具备整机生产和核心部件供应能力的公司将在市场中受益,当前已有部分公司实现了电池、整机及制储氢的全产业布局,并获得大规模订单验证商用化应用。
风险提示包括氢能补贴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氢能制备和使用成本降低缓慢、燃料电池等核心部件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等。